目 錄
第一部分 部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情況
二、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三、人員及編制情況
四、部門年度工作重點
第二部分 2020年部門預算安排情況說明
一、部門預算收支情況總體說明
二、部門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三、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說明
四、政府采購安排情況說明
五、“三公”經費預算及增減變化原因情況說明
六、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七、項目預算的績效目標和績效評價結果等情況說明
第三部分 名詞解釋
第四部分 部門預算表
1、部門收支總表
2、部門收入總表
3、部門支出總表
4、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6、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7、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
8、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如無數據也要公開此表,并在表格下備注“本單位無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
第一部分 部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情況
1、部門主要職責
咸安區發展和改革局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關于發展改革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落實區委工作要求,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發展改革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擬訂并組織實施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
(二)提出加快建設全區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重大任務以及相關舉措。
(三)統籌提出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監測預測預警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趨勢,提出調控管理政策建議。
(四)指導推進和綜合協調全區經濟體制改革有關工作,提出相關改革建議。
(五)綜合分析財政、金融、價格政策的執行效果并提出建議;承擔牽頭推進實施“一帶一路”建設工作。
(五)負責全區投資綜合管理,擬訂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結構調控目標和政策措施。
(六)組織擬訂全區綜合性產業政策,協調一二三產業發展重大問題并銜接平衡相關發展規劃和重大政策。
(七)推進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重大政策,組織擬訂區級相關區域規劃,推進實施相關政策措施。
(八)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九)跟蹤研判涉及經濟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科技安全、社會安全等各類風險隱患,提出相關工作建議。承擔經濟、生態、資源等重點領域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相關工作。
(十)負責全區社會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的政策銜接,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十一)推進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改革,協調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等工作。
(十二)推進實施全區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戰略和規劃,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十三)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區域合作發展、國內經濟協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負責全區對外橫向經濟聯合,推進區域經濟合作;推進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落實武漢城市圈工作。
(十四)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組織糧食流通和儲備等相關配套規范性文件的起草和宣傳。擬訂全區糧食產業化發展規劃,提出目標和措施并組織實施。
2、機構設置:
納入預算匯編范圍的有行政單位1個,下屬財政補助事業單位咸安區項目管理辦公室、區節能監察(監測)中心和價格認證中心收支的情況直接納入區發改局預算,不單獨編制。
二、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根據區政府和區編委核定的單位機構設置情況,納入2020年部門預算編制范圍的單位如下:
咸安區發展和改革局機關.內設11個股室:辦公室、綜合規劃股(經濟體制改革股)、綜合規劃股(經濟體制改革股)、)固定資產投資股(行政審批股)、重點項目建設股、工交能源股(科技環資股、區交通戰備辦公室、區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農村經濟股、區域經濟發展股、糧食流通管理股、價格管理股、離退休干部股。
2、區節能監察(監測)中心。3個人。
3、咸安區項目管理辦公室(部分人員經費):6個人。
4、價格認證中心:6人
三、人員及編制情況
區發改局是政府的綜合經濟工作部門,人員編制數45人,其中行政編制22人,事業編制16人。現有干部職工144人,其中在職人員48人,退休人員96人。
四、部門年度工作重點
1、市定目標任務
1.特色產業增長極。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服務業增加值增速。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4.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幅。5.全市“十三五”規劃執行情況。完成以上市定任務。
二、區定重點工作
對照《區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重點工作責任分解情況,根據股室職責和分工,對涉及我局的重點工作進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并加強指導督辦,確保順利完成各項重點工作。
第二部分 2020年部門預算安排情況
一、 部門預算收支情況總體說明
1、2020年收入預算總額為1591.85萬元。
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撥款895.92萬元,占收入預算總額的56%
社保基金撥款520.93萬元,占收入預算總額的33%
上年結余175.00萬元,占收入預算總額的11%
2、2020年支出預算總額為1591.85萬元。
其中:基本支出1,266.85萬元,占支出預算總額的80%
項目支出325.00萬元,占支出預算總額的20%
二、部門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1、2020年預算收入1591.85萬元和2019年預算收入1767.76萬元相比,減少175.91萬元,減少10 %。
減少原因說明:項目收入安排減少。
2、2020年預算支出1591.85萬元和2019年預算支出1767.76萬元相比,減少175.91萬元,減少10 %。
減少原因說明:項目支出減少。
三、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說明
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機關事業單位日常運轉支出以及提供機關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發生的支出。2020年機關運行經費預算安排88.54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7萬元、印刷費4萬元、水費2萬元、電費7萬元、郵電費2萬元、差旅費1萬元、維修(護)費11萬元、會議費1萬元、培訓費1萬元、公務接待費10萬元、勞務費3萬元、工會經費10.54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4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25萬元,公務交通補貼29.29萬元。發展改革局事業單位運行經費4.64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2萬元、印刷費0.4萬元、差旅費1萬元、公務接待費0.24萬元、工會經費1萬元。
與2019年相比增加12.87 萬元,增加 16%。
增加原因說明:因機構改革糧食局所有人員合到發改局;物價局大部分人員也合到發改局,所以人員經費增加;公用經費增加。
四、政府采購安排情況說明
2020年政府采購預算安排38萬元,主要用于:“五個三”工程建工作經費8萬元,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指揮部辦公室工作經費9萬元,成本調查監管經費2萬元,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工作經費1.5萬元,交通戰略辦公室經費1萬元,區域經濟發展和經濟協辦公室工作經費1萬元,取消事前事中事后收費監管2萬元,項目前期申報費用6.5萬元,營商環境專項工作經費1萬元,政府節能專項經費4萬元,日常公用經費2萬元。與2019年相比增加91.86 萬元,減少70.73 %。
減少原因說明:2019年機構改革糧食局所有人員合到發改局;物價局大部分人員也合到發改局,采購金額比較大,新增了電腦、電話等辦公設備,購置了印刷等商品服務支出,房屋維修等,2020年已趨于穩定,采購減少。
五、“三公”經費預算及增減變化原因情況說明
(一)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安排15.5萬元。與2019年預算支出17.3萬元相比,減少1.8萬元,減少10.4 %。
1、2020年公務接待經費預算10.5萬元,與2019年相比,增加(減少)0萬元,增加(減少)0 %。
2、2020年因公出國(境)費預算0萬元,與2019年相比,增加(減少)0萬元,增加(減少)0%。
3、2020年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預算5萬元,與2019年相比,減少 1.8萬元,減少 26.47 %。
(二)“三公”經費減少原因說明:減少原因是我局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接待次數和費用減少;公車改革后,禁止使用公車范圍有了明確規定,預計2020年公車使用次數會減少。
六、國有資產占用情況說明
2020年,咸安區發展和改革局房屋建筑面積1550平方米,持有機動車1輛,辦公電話17部,相比去年增加了2部辦公電話。
七、重點項目預算的績效目標和績效評價結果等情況說明
2020年咸安區發展和改革局共申報項目13個,全部編制了項目績效目標,項目績效目標編制率為 100%。納入一般公共預算項目13個,財政預算安排 325萬元,編制績效指標 12 個,對納入預算安排的項目績效目標全部實現了隨部門預算 “同步審批、同步批復、同步下達、同步公開”。下一步,我局將繼續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嚴把績效目標編制質量關,扎實做好預算績效目標執行情況動態監控,深入推進重點項目績效自評,做好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牢固樹立“花錢必問效”的績效理念。
第三部分名詞解釋
1、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2、社保基金撥款:指用于負擔單位退休人員的資金。
3、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來源之外的收入。
5、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和公用支出(包括辦公費、水電費、郵電費、交通費、會議費、差旅費等)。
6、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7、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機關事業單位日常運轉支出以及提供機關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發生的支出。
8、“三公”經費:按照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用、 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