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橋鎮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23日)
遵循政務公開原則,現將今年來我鎮政協委員提案、建議辦理情況總結如下:
一、提出提案情況
今年來,交由我鎮政府辦理的區政協提案、建議共13件。其中:1、陳艷代表提出關于發揮市場主體在鄉村振興中作用的建議;2、鐘高峰代表提出關于創新垃圾治理模式 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3、萬里提出關于加強農產品競爭力、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建議;4、張優、陳曉娟聯名提出關于關愛“留守兒童”的提案;5、鄧龍強、張濤聯名提出關于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提案;6、劉運舟、施繼勇聯名提出關于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7、汪治國代表提出關于加快實施中小企業能力提升工程建設的建議;8、廖彬提出關于加強農村環境整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9、張紅英提出關于加快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10、母連錦提出關于促進黃精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建議;11、陳蕾、鄭玉蕾、李芳、陳芳、余賓紅、靖濤聯名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強防疫知識宣傳的建議;12、陳寬道提出加強對農村“三資”管理的建議;13、徐平華代表提出關于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 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提案。
交由我鎮政府辦理的市政協提案、建議共14件。其中:1、余艷萍代表提出建設基層衛生體系一體化??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2、鮑翠玉代表提出關于加快推進咸寧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3、吳鳳友代表提出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我市基層治理中作用的建議;4、程東林提出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和管理的建議;5、王文紹提出關于加強大塘綜合整治的建議;6、謝亞芳提出喚醒“沉睡”閑房??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7、張加川提出打造咸寧世界桂花城實現高質量康養產業發展;8、袁鈞藍提出關于“塑”戰速決 打贏塑料污染治理攻堅戰的建議;9、徐波提出關于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10、湯會禮、劉傳龍、王玲聯名提出關于遏制土地拋荒現象切實保護農村耕地的建議;11、劉傳祿提出關于搭建本地企業與咸寧籍人才交流平臺、加快建設人才回歸工程的提案;12、匡燁提出關于咸寧市大力發展老年產業的建議;13、徐海浪提出建議由市經信委牽頭,編一本咸寧市(包括各縣市區)企業目錄;14、石恒提出加強鄉村公路建設 打通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
二、提案辦理情況
所有提案、建議全部在規定時限內辦復完畢,已解決或正在解決的25件,列入規劃2件:
1、關于發揮市場主體在鄉村振興中作用的建議,已辦理。我鎮依托白水畈蘿卜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工程項目打造高標準種植基地,提升發展質效;同時構建農產品銷售體系,升級營銷手段。
2、關于創新垃圾治理模式 助推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已列入規劃。目前我鎮垃圾治理以“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為標準,嚴格按照市區垃圾治理工作要求部署,抓好宣傳動員,發動群眾大掃除,加強檢查評比力度。
3、關于加強農產品競爭力、提高農產品質量的建議,已辦理。我鎮依托轄區內秀美古橋、“131”旅游景區、白云寺等文化景點,開展多種活動,挖掘人文故事,樹立蘿卜小鎮品牌。
4、關于關愛“留守兒童”的提案,正在辦理。我鎮積極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工作,加強與家長及監護人的溝通聯系,切實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努力實現留守兒童“學業有教、監護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護、活動有地”的工作目標。
5、關于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提案,正在辦理。高橋鎮為改善鎮內文化設施落后的問題,從政府獎補、自湊等多途徑,籌集60萬在原國稅所改擴建新文化服務中心;重視鄉鎮高素質文化人才缺失的問題;重視文化創作和展演工作。
6、關于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已辦理。我鎮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打造綠色加工產業,因地制宜提振產業。
7、關于加快實施中小企業能力提升工程建設的建議,已辦理。
8、關于加強農村環境整治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建議,已辦理。不斷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污水處理建設進度,提高管網覆蓋面,提高污水處理工作成效;已建議上級財政加大對人居環境整治資金的支持力度。
9、關于加快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建議,已辦理。我鎮目前已完善工作機制,提供制度保障;抓實網點建設,夯實電商基礎;加強服務能力,確?;菁懊裆恢齐娚谭鲐?,保障精準脫貧。
10、關于促進黃精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建議,已辦理。我鎮南山種植專業合作社于2020年啟動泡桐林下種植黃精,種植面積約100畝。為加快黃精產品轉型升級,我鎮積極培養引進人才,推動黃精產品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11、關于進一步加強防疫知識宣傳的建議,正在辦理。我鎮通過流動宣傳車、村級大喇叭、廣播等“接地氣”的宣傳方式,引導轄區居民戴好口罩,做好常態化防護。鎮村干部主動下沉,走村入戶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單,組織群眾學習防疫知識。還強化相關藥物管理宣傳,加大村醫疫情防控業務水平。
12、加強對農村“三資”管理的建議,已辦理。我鎮成立了清產核資小組,負責日常工作和業務指導,明確了相關工作職責與要求;召開了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會議,對此次清產核資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進行了專題培訓,確保清產核資工作成效;各村全面開展盤點清查,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參與,鎮級農業辦加強對清產核資工作的指導。
13、關于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 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提案,正在辦理。我鎮借助此次村“兩委”調整之際,積極拓寬村支書選拔渠道,著力配強村黨組織書記。打破農村“兩委”干部“終身制”“鐵交椅”模式,針對今年60歲以上的老支書,實行“一刀切”。高橋鎮此次調整支書6個,其中5個年齡在60歲以上,1個自己申請主動辭職。新上任支書年齡均在45周歲以下,其中女支書2位,學歷實現一升一降,做到了支書的選拔不拘一格。
14、關于建設基層衛生體系一體化??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建議,正在辦理。我鎮高度重視基層衛生體系一體化建設工作,明確責任體系。目前,我鎮中心衛生院及各村(社區)正對標對表,逐步落實各項建設目標。
15、加快推進咸寧市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正在辦理。目前我鎮轄區登記在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共152人(不包括死亡患者),其中在管患者152人,不同意社區管理0人,失訪患者4人,針對這些精神障礙患者,成立包保看護小組,并對生活困難患者進行救助。
16、關于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我市基層治理中作用的建議,正在辦理。我鎮現有人民調解組織12個,人民調解員54名,鎮司法所每年都會集中安排人民調解員培訓,并根據相關文件規定,對人民調解工作進行補貼。
17、關于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和管理的建議,正在辦理。
18、關于加強大塘綜合整治的建議,已辦理。我鎮共有全鎮共有171個塘堰,六個小二型水庫。現已建立小微水體管護責任制,設置小微水體公式牌,接受群眾監督。針對存在問題的小微水體,結合實際,制定整治方案,明確問題清單、整改時限,健全小微水體長效管護機制。黨員干部定期開展“碧水保衛戰”行動,帶頭清理河湖庫堰,調動村民積極性,自發地參與到行動中。
19、喚醒“沉睡”閑房??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正在辦理。近年來,我鎮對白水畈村灣各類閑置農房123戶進行摸底分類,其中保護類民居16戶,改造類民居89戶,控制類建筑13戶,提升類民居5戶。村灣示范區房屋改造16戶:一是“以獎代補”村民自主改造房屋14戶:村口示范區民居改造綜合考慮并征求戶主意見,從民宿、農家樂、超市、茶館等業態著手,統一設計和改造。二是鄂旅投全托護立面改造2戶:全托戶外立面改造已經全部完成。
20、打造咸寧世界桂花城實現高質量康養產業發展,已辦理。
21、關于“塑”戰速決 打贏塑料污染治理攻堅戰的建議,正在辦理。今年以來,我鎮高度重視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積極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鎮、村單位帶頭禁塑、宣傳。全鎮共有35家單位食堂、7家餐館、9家早點攤位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還在我鎮中小學開展塑料垃圾治理講臺,提高青少年的生態綠色理念和精神文明。
22、關于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建議,已辦理。
23、關于遏制土地拋荒現象切實保護農村耕地的建議,已辦理。我鎮現已成立撂荒地排查工作專班,并且我鎮白水村結合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由區城投公司與白水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合作,已成立湖北省咸寧市仙蘿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近年來,我鎮還積極向上級爭取整修水利設施資金,搶抓各種政策機遇,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確保水暢其流。
24、關于搭建本地企業與咸寧籍人才交流平臺、加快建設人才回歸工程的提案,已辦理。我鎮調查摸底,建立高橋籍在外人才信息庫,通過鄉賢會等形式,與高橋籍在外人才共敘高橋發展成就,共謀高橋發展未來。
25、關于咸寧市大力發展老年產業的建議,已列入規劃。
26、建議由市經信委牽頭,編一本咸寧市(包括各縣市區)企業目錄,已辦理。我鎮已經將我鎮鎮域內企業名單及法人聯系方式收集齊全。
27、加強鄉村公路建設 打通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正在辦理。
今后,我鎮政協委員將繼續深入群眾中聽取群眾意見,緊抓群眾普遍關心的焦點、熱點問題,積極發揮政協委員的作用,自覺接受監督,扎實、認真地辦理好每一件政協提案、建議,為建設美好高橋、幸福咸安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