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
2023年,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汀泗橋鎮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年度全國、全省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始終堅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為導向,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走向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四個首善”之區,城鄉面貌顯著改觀,民生網底不斷兜牢,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年各項發展目標任務得以較好完成。按照“公正、公平、便民”的總體原則和“及時、準確”的總體要求,現將本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1.單位信息。我鎮現有15個村、1個社區,鎮機關下設有黨政綜合辦、政法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四大辦公室和鎮紀委,負責制定和組織實施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計劃,制定并組織實施村鎮建設規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政、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的綜合性工作,組織本級財政收入和地方稅的征收,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完成上級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等任務。鎮黨委書記為寇紅同志,鎮機關在職行政34人、事業編2人,退休39人,遺屬18人。辦公地點設在咸安區汀泗橋鎮沿河路6號,工作日辦公時間為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對外辦公電話:0715-8611340,郵政編碼:437000。
2.組織領導。為保障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落地落實,壓實責任,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各項任務落到實處,我鎮結合實際,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目標責任、強化制度建設等方面入手,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黨委委員任副組長的汀泗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政府信息公開日常工作,指定專人作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人員,承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不斷促進政務公開、政務服務交叉融合,探索將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有機結合,有效提升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會治理水平。
3.平臺建設。我鎮主要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http://huilaiglobal.com)及下屬相關模塊(汀泗橋鎮:http://huilaiglobal.com/xxgk/dfbmptlj/xzxxgkpt/tsqz_18906/zfxxgkzn_19635/)、微網站、咸安政務服務微信公眾號、云上咸安等平臺發布本部門政務公開工作信息。
4.政府信息公開。
(1)主動公開信息總量。2023年,我鎮通過政府政務網站、政務公開欄、云上咸安、廣播電臺等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數總計279條。一年來,政府熱線電話接到群眾各類咨詢、投訴、舉報、反映情況等達到460件。通過群眾熱線電話,政府深入了解群眾需求,盡力幫助群眾解答疑惑、解決問題;對于舉報投訴,立即著手調查取證,及時回應群眾,保證公開落到實處。既解決了民眾的急難問題,也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2)政務服務方面。設立了汀泗橋鎮政務服務中心,核定事業編制5名,實有人員15人,統一負責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一張網”建設及網上辦事大廳運行管理。我鎮便民服務大廳目前進駐有便民服務窗口11個,進駐單位主要有人社、醫保、城建、國土、民政、市場監管、退役軍人、衛生、公安、林業、廣電等11家單位。2023年,全鎮現有職權部門和社會化服務機構共計辦理服務業務5000余件。
(3)重大建設項目情況。2023年,汀泗橋鎮緊緊圍繞“四個首善之區”,積極推動市區重點項目建設,推進107國道改線、鎮區107國道提檔升級、咸寧大道西延伸線、紅色文化旅游區項目、國土占補平衡項目、高粱種植項目、黃荊塘150MW漁光互補項目、50MW集中式(共享式)儲能項目、咸寧市綠色高效生態農產品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新建項目、景華智能物流園,兩項技改項目:農林廢棄物熱解炭氣油多聯項目和年產18萬噸瀝青砼機械設備改造升級項目,推進農村旱廁改造,打造“四好農村路”管養示范鄉鎮。
(4)部門預決算情況。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機關事業單位日常運轉支出以及提供機關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發生的支出。2022年機關運行經費預算安排455.77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5萬元、印刷費2.9萬元、電費2萬元、水費0.19萬元、郵電費0.5萬元、取暖費0.05萬元、物業管理費0.2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8萬元、差旅費0.1萬元、維修(護)費1萬元、會議費8萬元、培訓費3萬元、公務接待費13萬元、其他交通費用21.19萬元、勞務費9萬元、委托業務費2萬元、租賃費1.2萬元、辦公設備購置費14.8萬元,工會經費6.48萬元,福利費5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19.08萬元等。
與2022年相比減少241.99萬元,減少100.13%。
(5)農業生產方面。全年共完成稻谷種植面積20500畝,稻谷產量7740噸,夏收糧食產量634噸,油菜籽產量3755噸,中藥材種植1450畝,其中黃精900余畝。
(6)民生兜底情況。2023年共新增低保48戶,取消低保85戶。目前全鎮共有城鄉低保對象580戶,保障1126人,全年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約512.07萬元。現有低收入家庭44戶,特困供養對象114人,全年共發放特困供養資金208.52萬元。全年辦理臨時救助177人,累計救助資金約43萬余元。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0 | 0 | 0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0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0 | ||
行政強制 | 0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0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0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0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
2.重復申請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
3.其他 | 0 | ||||||||
(七)總計 | 0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
0 |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1.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學習宣傳不夠到位。對政務公開工作要求領悟不到位,具體表現在對《條例》的學習、宣傳還不夠全面深入。二是報告質量不夠高。由于缺少專業人員,沒有組織開展系統培訓,全鎮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質量有待提升。三是政府信息公開不夠好。比如制度建設、項目建設等內容因缺少相關的欄目承載,沒有及時公布。四是信息公開不夠及時。由于人事調整,職責分工發生變化,缺少專業人士對公開內容進行審核,政務公開進度放緩。
2.改進措施。一是提升思想認識。將政務公開工作列入政務服務考評指標體系,引起全鎮各級各單位的重視。二是強化學習宣傳。認真組織學習領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全面學習了解編制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的方法和要領。同時,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宣傳工作,讓更多黨員群眾了解各項政策執行情況。三是加強業務監督指導。對政府信息公開日常工作進行檢查和督辦,查找問題短板,督促整改與落實。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