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9日在咸安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咸安區人民政府區長??李軍平
??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疫情沖擊及極端干旱天氣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區政府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緊扣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這條主線,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團結帶領全區干部群眾苦干實干、攻堅克難,扎實做好戰疫情、抗旱情、促發展、保民生、護穩定等各項工作,在多目標平衡中突出主線、守住底線、追求高線,奮力實現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全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47億元,同比增長5.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3億元,同比增長1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2億元,同比增長16%;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5億元,同比增長5%;完成進出口總額9.4億元,同比增長22%;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3200元、22200元,同比分別增長6%、9.5%。
一年來,我們凝神聚力,護航經濟行穩致遠。堅持以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助企紓困彰顯溫度,發布“免申即享”政策清單34項,實現惠企資金直達快享。嚴格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減免稅費2.8億元。為1371家企業減征社保費1576萬元,為667家企業穩崗返還補貼563萬元。為94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房屋租金90萬元。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力度,面向中小企業專項采購預算金額3113萬元。創新金融產品,推行“再擔園區貸”“再擔科創貸”和“知識產權質押貸”,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新型政銀擔累計放款1.08億元,發放“專精特新專項貸”5000萬元。有效投資持續擴大,落實“三重”“六個一”機制,推動項目建設提速提效,全年新入庫項目173個,總投資143億元。6個省重點、22個市重點項目分別完成投資43.06億元、45.17億元,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四個季度集中開工項目95個,總投資353億元。爭取轉移支付26.96億元、政府債券資金14.7億元、中央、省預算內投資1.58億元。對外開放縱深推進,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新增外貿出口破零企業4家、外貿出口額3000萬美元。新打造廣州天河館、河北張家口館、天津館3家對外開放窗口。堅持云招商、商會招商、產業鏈招商多措并舉,成立長三角、珠三角、華中等地區駐點招商小分隊,摸信息、搶項目、促簽約,全年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04個,協議投資額193.04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4個,億元以上項目44個。
一年來,我們提質競進,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現代農業全面推進,采取“長牙齒”的硬舉措保護耕地,完成撂荒地清理整治1743畝,開工建設高標準農田3.05萬畝,全年糧食產量達到22.73萬噸。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3家,“兩品一標”品牌37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76%,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3.3:1。區級安排鄉村振興銜接資金5300萬元,實施產業項目18個,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54個。化解村級債務6551萬元,全市率先完成清零任務。工業經濟承壓前行,新增善鼎防護、純水一號等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技改投資34億元,同比增長18%。華寧防腐、三六重工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兩大主導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敏實汽車武漢敏惠工廠40條生產線整體遷入,投資4億元的華勁鋁業、投資11.5億元的精確新能源項目落地開工。真奧藥業納入全省重要醫療物資生產保供企業,金銀花口服液列入定點醫院重點藥品目錄,產銷兩旺、再攀新高,全年產值突破7億元,成為全區首家稅收過億元的工業企業。商貿服務蓬勃興盛,海德公館夜市街區完成美化、亮化、彩化升級改造,吸引八方食客慕名嘗鮮,成功獲評省級繁榮夜間經濟集聚區。全省率先完成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127個村(社區)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實現全覆蓋。電子商務加速崛起,直播帶貨漸成潮流,完成網絡零售額14.54億元,占全市比重達到46.8%,份額全市第一。成立區網商協會,整合86家電商企業入駐,預計年銷售總額超8億元。新增限上商貿企業37家、規上服務業企業15家。鄉村旅游“萬千百”工程加快推進,改造建設旅游客房2446間,完成農家菜2417桌、特色菜30道。6道咸安特色菜榮登央視《味道》欄目。
一年來,我們敢闖敢試,持續增添發展動能。堅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創新要動力。科創平臺不斷涌現,省級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加快推進,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家,總數突破100家。凈增科技型中小企業76家,總數達到148家。登記科技成果14項、轉化科技成果9項,真奧金銀花獲“光谷科創大走廊”立項。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2.5%。培育華寧防腐耐磨研究院、真奧醫藥研究院、康健醫藥研究院等一批研發平臺,香城文創空間獲評國家級眾創空間。申報認定市級星創天地2家、市級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5家。引進省級科技副總5人、市級科技副總2人。開創“區聘企用”人才引進新模式。全省縣級科技創新排名位列第8位。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率先在全省發布資源、服務、平臺“三下沉”便民服務事項清單,率先在全市啟動綜窗改革,實現即辦事項“全科辦理”。全面取消11項涉企保證金,成功打造無涉企保證金縣市區。行政審批時限壓縮82%,“一網通辦”提速增效,新增“我要開飯店” “申請公租房”等15個線上辦理事項。不動產登記服務持續優化,實現二手房交易水電氣一體化過戶。完善區域性統一評價制度,推行工業園區“標準地”出讓,率先在全市實現“七證同發”。推行告知承諾審批制、企業開辦“1050”標準和個體登記“110”模式,新發展各類市場主體7568戶,注冊資本55.27億元,全區市場主體總量突破4.7萬戶。改革紅利加速釋放,國企改革圓滿收官,經發集團資產總規模達到160億元,轉型發展邁出重要步伐,自我造血功能不斷增強。街道管理體制改革落地見效,新招聘154名社區工作者,基層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創新開發區體制機制,開發區投入創歷年之最,鳳凰生態科創園一期、歐朗機械軍工產業園等項目竣工投產,天逸綠色苧麻產業園、人才公寓一期等項目強力推進,建養一體化道路、共享園區等項目開工建設,園區產業承載能力不斷提升。“騰籠換鳥”扎實推進,盤活開發區728畝閑置土地和3.6萬平方米閑置廠房,新增工業投資6億元。
一年來,我們內外兼修,助力城鄉精彩蝶變。堅持內修氣質、外塑顏值。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咸寧大道西延伸一期、貓山路全線貫通,S360大幕至向陽湖公路改擴建、香城大道巨寧公司至西河大橋段道路綜合改造、S208甘魯至毛坪段改建順利完工,107國道咸安繞城段改建強力推進。新建農村公路112公里、農村公路橋梁46座。金桂路、銀桂路、銀泉大道等15條城區道路完成市政設施升級改造,咸寧火車站站前廣場完成升級改造,群眾出行更加便捷順暢。新建“口袋公園”7個。新建5G基站396座,實現中心城區5G信號全覆蓋。功能品質不斷優化,完成“三區三線”劃定,明晰城鄉開發邊界。洞口片區、懷德路片區、貓山路片區、宏大農貿市場、龍潭水鎮開發建設快速推動。黃畈農貿市場完成升級改造并開業運營。完成3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清零、76個背街小巷路口綜合整治、25個交通堵點和30個城區漬水點改造。新增停車泊位2772個。背街小巷、老舊小區飛線整治強力推進,完成308個重點部位飛線整治,有效凈化“空中蛛網”,還天空“無線”美好。城鎮建設提檔升級,全市“擦亮小城鎮”建設美麗城鎮現場會在咸安召開,汀泗、向陽湖、官埠入選全市示范型“美麗城鎮”,雙溪、高橋入選基礎型“美麗城鎮”。氣化鄉鎮深入實施。投資2億元的“一河兩岸”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加快實施,六大景觀節點中的碧桂園濕地吧、紅橋改造完工并對外開放。完成36個老舊小區改造,小區道路、排水、路燈、景觀、綠化“舊貌換新顏”,惠及居民4936戶。完成15個智慧小區建設,778個小區紅色物業實現全覆蓋,溫泉街道南昌路社區入選住建部第二批完整社區典型案例、永安街道雙龍社區“幸福合伙人”入選全省城鄉社區治理十佳創新案例。文明風尚積厚成勢,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館建成開館,區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網絡體系更加健全。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000余場,打造“香城管家”“紅色管家”“幫幫鄰”等志愿服務品牌。持續評選咸安好人、道德模范和桂鄉楷模,在20個行業評選百名最美行業人物,凝聚起“向榜樣看齊、當時代先鋒”的社會共識,文明新風吹遍桂鄉大地。鄉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基本完工,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78%。打造雙溪高鋪村、大幕井頭村等17個共同締造示范點,示范點拉練檢查得分排名全市第一。大幕鄉數字鄉村平臺入選“全國數字鄉村500強示范標桿”。馬橋鄉村記憶館建成開館。鞏固提升馬橋建國畈油菜花海等鄉村振興示范點10個,新建九彬—三橋綠色農業產業帶等鄉村振興示范點10個,高橋鄉村客廳、大幕東源花谷、西山下藝術寫生基地一線串珠,宛如鑲嵌在常橫線上的一顆顆寶石,勾勒出一幅渾然天成的山水畫。
一年來,我們保護自然,鞏固提升生態優勢。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本底筑牢夯實,空氣質量持續改善,PM2.5、PM10濃度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森林覆蓋率41.53%,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實施長江大保護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完成淦河系統治理工程一期、高橋河流域系統治理工程、向陽湖圍垸溝渠生態修復、王家寨湖退池還湖、斧頭湖窯咀灣水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完成18家非煤礦山生態修復。全面落實林長制,建立“三級林長制+森林資源監督員+護林員”責任體系。完成向陽湖奶牛場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一期建設,新增耕地指標2018畝。綠色資源開發提速,中電建白云山風電場項目已正式并網發電,中廣核向陽湖鎮寶塔80兆瓦、華能星澤黃荊塘150兆瓦漁光互補項目穩步推進。堅持一二三產聯動開發,投資5億元的天潤竹木項目落地開工,完成星星竹海旅游開發規劃編制,竹制用品、竹工藝品創意十足,楠竹資源開發“點石成金”。中國桂花城品牌持續擦亮,成功舉辦桂香滿咸寧桂花文化系列活動,評選10名“桂花仙子”及6名“桂花推廣大使”。完成桂花造林3800畝,打造植桂添香示范點59個,謀劃推進桂花產業項目6個。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創建省級森林城鎮1個、省級綠色示范鄉村3個。完成99個村莊初步規劃。6座鄉鎮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戶分揀、組保潔、村監管、鎮集中、區轉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更趨成熟,投資1100萬元建設10個鄉鎮餐廚垃圾處理站,完成城區572個居民小區820個垃圾分類亭建設,城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3%,打造20個垃圾分類試點和7個省市級垃圾分類示范村,垃圾分類融入千家萬戶,逐步內化為老百姓的行為習慣。
一年來,我們造福于民,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堅持以百姓心為心,厚植人民情懷。就業形勢保持平穩,推動“雙創”帶動就業,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46億元,成功舉辦第五屆“香城杯”創新創業大賽。開展服務保障企業用工專項行動,深化與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校企合作,推行“訂單式培養”,緩解企業技工缺口。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31場,帶動新增城鎮就業517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社會保障提標擴面,全年民生性支出34.73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80.7%。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保障標準逐年提升。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611套。新增城鄉居家養老床位296張,完成740戶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和670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改革整合農村特困供養機構,區社會福利院和官埠橋鎮福利院整體搬遷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全區養老機構床位達到4958張。公共服務擴容提質,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逐步擴大,推進溫泉幼兒園育才分園等4個幼兒園項目建設,增加幼兒學位360個,改建市第四中學、市第二實驗小學,配套市第三小學,新增學位2740個。投資1.2億元,實施咸高三期提升工程,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推進義務教育教師“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新招錄教師498人。市第一人民醫院委托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托管,助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實施公共衛生補短板三年行動,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大樓、永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養康復大樓、17個標準化村衛生室等項目順利推進,區疾控中心、汀泗橋鎮中心衛生院整體搬遷項目投入使用,完成65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改擴建,全區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5720張。137個村衛生室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全覆蓋,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完成馬橋王家畈學堂修繕、錢亦石紀念館布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深入推進,開展文化惠民活動4814場,服務32.87萬人次。區文體中心圖書館、文化館順利開館,成為市民學習充電的熱門打卡地。
一年來,我們勠力同心,傾力守護萬家燈火。堅持守土有責、守土擔責。疫情防控卓有成效,面對來勢洶洶的輸入性疫情,全區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以快制快,爭分奪秒做好核酸采樣、流調篩查、追陽判密、隔離管控、醫療救治等工作,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遭遇戰,全區沒有全城靜默封控,開發區企業沒有停工停產,沒有出現物資搶購混亂局面,沒有出現重大輿情,沒有出現重癥死亡病例。特別令人感動的是,廣大醫務人員、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下沉干部聞令而動、逆行出征,以“天使白”“公安藍”“志愿紅”為戰袍,舍小家、顧大家,以枕戈待旦的堅守、以風雨同舟的意志,凝聚起同心抗疫、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有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安全風險總體可控,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鞏固提升行動,強化打非治違,壓實安全責任,道路交通、工貿企業、消防等領域安全事故明顯下降,累計排查自建房屋13萬余棟,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全部落實整治措施,防災減災工作進入全省前列。面對極端高溫干旱天氣,及時啟動抗旱和森林防火四級應急響應,通過截流引水、開閘放水、機械提水等方式,有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生產用水。通過區鎮村三級嚴防死守,確保了森林生態安全。房地產“保交樓”扎實推進,有效化解房地產領域歷史遺留問題。未成年人保護全面加強,堅持疏堵結合構筑學生防溺水安全防線。堅持“四個最嚴”要求,推進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平安網絡織密扎牢,全面推進區鎮村三級綜治中心和人民調解中心規范化建設,“一村一輔警”作用發揮明顯,扎實開展平安建設十大行動,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槍爆刀、黃毒賭、食藥環、電信網絡詐騙、養老詐騙等突出違法犯罪,偵破涉惡刑事案件45起,打掉涉惡團伙7個,偵辦涉惡集團案1起,全年涉毒案件、涉賭案件、電詐案件分別同比下降36%、14.8%、34.3%,社會大局平安穩定。
一年來,我們實干爭先,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堅持以忠誠書寫初心,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常態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一下三民”實踐活動,36個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全部完成。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堅決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省委專項巡視、經濟責任審計、糧食安全巡察等各類反饋問題整改。堅持以法治護航發展,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和包容審慎監管“四張清單”, 深入開展“八五”普法,發布《咸安區人民政府行政應訴工作規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100%。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紀委監委等方面監督,辦理人大建議118件、政協提案64件,辦復率和基本滿意率均為100%。堅持以廉潔筑牢底線,堅決扛起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緊盯公共資源交易、行政執法、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等重點領域,加強審計監督。出臺政府投資項目代建規定,規范政府投資行為。完善“12345”市民熱線反映問題交辦、核實、辦理、回復閉環機制,堅決糾治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一年來,全區科普、保密、檔案、史志、統計、民族宗教、機關事務、雙擁共建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女兒童、共青團、工會、殘聯、工商聯、紅十字會、關心下一代、老齡等事業有了新發展。
各位代表,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回首一年來的工作,咸安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可感可觸,是新時代偉大變革的一個縮影。惟其艱難,更顯勇毅;惟其艱難,更彰初心。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關心支持的結果,是區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區人民拼搏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廣大干部群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向關心支持咸安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咸安的發展及政府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工業發展后勁不足,科技創新水平不高,面臨做大總量和提升質量雙重壓力;市民文明素養及城市文明程度還不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民生保障、生態環保、社會治理等領域存在短板弱項;一些政府工作人員作風不夠扎實,存在“把說了當做了,把做了當做好了”的現象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已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決,今后必須加大工作力度。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開啟中國式現代化進程的首戰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的奮進之年。做好新一年工作,必須把永葆忠誠作為政治底色,持續打好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組合拳”,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把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融入血脈、鑄入靈魂,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確保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奮勇前進。必須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辯證分析時與勢、精準把握危與機,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奮力開辟咸安高質量發展新境界,努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必須把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解放思想創新干,攻堅克難加油干,下好改革先手棋,激發創新動力源,加快構建具有咸安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必須把人民至上作為價值追求,站穩人民立場,厚植人民情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把群眾“盼的事”變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在干的事”變成群眾“滿意的事”,不斷滿足65萬咸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促進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必須把安全發展作為底線紅線,統籌抓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持續加固安全生產的堤壩,堅決守牢“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底線。
明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為統領,用好共同締造理念和方法,加快打造“中國桂花城、華中康養區”,推動“四個首善”之區建設成勢見效。
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2%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糧食產量穩定在23萬噸,完成省、市下達的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考核目標任務。
圍繞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7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定不移做強增長引擎。堅持把穩增長作為政治之責、發展之要,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對穩增長的“壓艙頂梁”作用,夯實“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加快增長。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加密、互通、提質”,啟動南外環高速公路、全域公交項目建設,推進S356橫溝至黃沙鋪改擴建二期、S319咸趙線陳家溝段達標提質改造工程,做好G351雙溪至橫溝段改擴建項目前期工作,確保107國道咸安繞城段、S361星星竹海至大竹山段公路建成通車。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流域綜合治理統籌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淦河二期系統治理、汀泗河系統治理項目,啟動“兩湖”流域綜合治理。推進實施“一河兩片區”流域空間規劃,加快推進“一河兩岸”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將淦河打造為生命之河、美麗之河、富裕之河、文明之河。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大員上陣、高位推進,用好市場化思維和手段,抓實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并舉,立足產業基礎、資源稟賦,緊盯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兩大產業主賽道,精心繪制產業鏈圖譜,精準開展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平臺招商,加快引進一批延鏈、補鏈、壯鏈的優質項目。聚焦楠竹、桂花兩大特色資源,加強招商項目策劃,召開專場招商推介會12次以上。按照投行化、專業化的要求,加強專業招投人才梯隊建設。優化調整招商引資政策,精準設計“一企一策”政策標準。用好新能源汽車零配件產業園、鳳凰生態科創園兩大專業園區,建立項目人才含量、科技含量評價準入機制,加速集聚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力爭全年新簽約項目不少于100個,其中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4個。
加快重大項目布局。搶抓政策窗口期,不遺余力爭項目,緊盯國家、省政策資金投向,加強項目策劃、儲備、申報,力爭更多項目擠進國家、省里的“盤子”,積極爭取中央、省預算內投資、政府專項債、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資金。搶抓施工黃金期,爭分奪秒搶進度,聚焦實物量、納統率,強化資金、土地、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加快推進華勁鋁業、精確新能源、中港金屬建材產業園等產業項目建設,強力推進鳳凰新區產城一體化項目,加快打造數字產業園及再生資源示范基地,讓“大項目”撐起高質量發展“硬脊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撬動作用,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交通、物流、社會事業等補短板項目建設,提振民間投資信心。
(二)堅定不移壯大產業支撐。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做強存量、做優增量、提升質量,加快構建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以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發掘鄉村多元價值為主攻方向,融合農文旅、貫通產加銷,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擦亮向陽湖興興奶業、賀勝雞湯、向陽湖蓮子等特色農業品牌,做強桂花、楠竹、苧麻、茶葉、中藥材、肉雞6大特色農業產業鏈,做優咸安綠色農業開發區、雙溪現代農業產業園、溫氏佳豐產業園。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托向陽湖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打造向陽湖農旅融合示范區。鞏固提升百公里油菜觀光經濟帶。做大桂花產業,發展桂花經濟,引進培育更多市場主體,全領域開發桂花食品、飲料、保健品、護膚品、香精香料等系列產品,加快推進一揚香花、江南桂谷、藏香谷等項目建設,繼續辦好桂花系列文化活動,籌備舉辦中國桂花產品博覽會,深挖桂花厚重文化,講好桂花精彩故事,擴大咸安桂花影響力,加快建設“中國桂花城”。
加快推進工業集群發展。搶抓武漢都市圈升級為國家級都市圈重大機遇,找準咸安在武漢都市圈中的發展定位與個性化功能,堅持錯位發展、互補發展,主動融入武漢“965”產業布局,積極探索與武漢共建產業園區,做大做強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兩大主導產業。大力支持真奧藥業、敏實汽車、華勁鋁業、中港金屬等頭部企業技改擴規、壯鏈延鏈,確保24個新增產值過2000萬元的工業增長點盡快發力,加快打造一批營收過5億元、稅收過5000萬元的骨干企業。加快推進紡織、機電、鑄造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市場主體培育行動,推動個轉企、小進規,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8家。鼓勵引導企業以“專精特新”為發展方向,深耕細分領域,打造單項冠軍,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底盤。
加快推進服務業提質升級。完善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及產業支持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大健康產業發展,深度挖掘康養特色資源,加強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健康+”的文章,集中精力發展以護理為核心的大健康產業,穩扎穩打、久久為功,加快打造“醫、藥、養、健、游、護”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群,重點吸引武漢市民來咸安養老。加快發展全域旅游,高標準推進淦河“百里畫廊”建設,提檔升級汀泗熊家灣、陳家溝、高橋蘿卜公社、大幕東源花谷等鄉村旅游項目,加快星星竹海投資開發,支持阿洛亞航空汽摩運動樂園項目打造全市礦山修復、文旅產業、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標桿項目,推動高橋鄉村客廳、軍旅小鎮運營開業,打造一批旅游“引爆點”。升級改造海德公館、咸寧國貿等商業街區,全力培植新入限商貿企業,力爭海德公館商業街成功創建省級商業特色街區。加快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園、咸寧香城電商直播文創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持咸寧現代公路港物流園建設發展,打造商貿物流樞紐。依托全域公交完善區鎮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大力扶持電商產業發展,暢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渠道。
(三)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堅持改革、創新“雙輪驅動”,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讓干部敢為、基層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
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一網通辦”“一事聯辦”“一窗通辦”“跨域聯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持續推進工業項目“七證同發”,做到“拿地即開工”。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深化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推動金融機構與企業高效對接、與產業集群深度耦合,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加快真奧藥業、中港金屬、興興奶業“金種子”“銀種子”后備企業上市。尊重、理解、成全企業家的創新創業創造,建設高素質企業家隊伍,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引導民營企業勇于變革、勇創一流。嚴格落實各項惠企政策,深入開展企業幫扶活動,幫助解決在市場開拓、企業融資、物流運輸、穩崗拓崗等方面的困難問題,精準務實助企、千方百計紓困,做到強信心、暖人心、筑同心,持之以恒打造近悅遠來的一流營商環境。
推動改革攻堅。深化農業農村綜合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動能。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征地拆遷、項目引進、優惠政策兌現全生命周期閉環機制,加快園區市容、城管、市政等事項移交,提升園區產業承載能力。深化城市管理運行體制改革,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促進經發集團聚焦主責主業,苦練內功、提質增效,不斷提升造血功能。深入推進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和賦權承接工作,深化綜窗改革和資源、服務、平臺“三下沉”改革,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加快科技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融入光谷科創大走廊,充分利用武漢的科教、人才資源,建好用好咸安(武漢)離岸科創園,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區內企業與高校合作共建產業研究院,搭建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申報省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1家、市級創新平臺12家,支持華寧防腐耐磨研究院、真奧醫藥研究院做大做強,力爭康健醫藥研究院成功申報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推動螺旋藻系列產品投入商用。申報省級星創天地1家、省級孵化器1家、市級星創天地1家、市級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5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2.5%以上,成功創建省級創新型縣市區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區。持續實施“招碩引博”“南鄂英才”和“桂鄉人才”計劃,加強科技副總、科技特派員選聘和農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建設,不拘一格用好用活各類人才,做到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
(四)堅定不移創建文明城市。樹牢“千年城市”理念,以“小巧、精致、靈秀”為特質,以中國桂花城建設為標識,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牽引,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著力打造武漢都市圈自然生態公園城市。
完善核心功能。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更加注重整體規劃設計、風貌文脈延承,有機融入桂花元素,打響以桂花為主題的城市公共品牌和城市標識,以花旺城、以產興城、產城融合,在高水平保護利用中打造高品質空間和城市新地標。加快推進以城區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促進公共服務提標擴面、市政設施提檔升級、環境基礎提級擴能,不斷提升城區綜合承載能力和首位度。堅持“留改拆”并舉,加快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城中村“三老一村”改造,高標準完成溫泉街道白茶片區全省首個老舊小區連片改造,推進44個老舊小區改造,繼續建設一批智慧小區,加快推進棚改項目清零,新建“口袋公園”5個,新增公共停車位1500個。實施城區供水增量提質工程。以打造完整社區為引領,完善社區15分鐘生活圈功能,建設一批嵌入式服務站點。有序疏解永安老城區非核心功能,科學確定開發強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推動由規模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加快洞口片區開發建設,完善配套服務功能,打造集聚人口、資源、要素的新空間。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大雨污混接改造和管網系統化整治力度,補齊城市防洪排澇短板。
強化精細管理。把握城市數字化轉型機遇,布局新賽道、營造好生態,強化“咸安微家園”數字政府建設,加快布局鄂東南云超算中心,搭建開放共享平臺,打造標桿應用場景。深入實施擦亮小城鎮行動,加強汀泗、向陽湖、橫溝、賀勝、雙溪、大幕等鄉鎮集鎮建設和管理,常態化開展城市管理月度綜合評價。持續抓好“兩違”整治、“屋頂革命”“樓道革命”、物業管理等工作,持續推進背街小巷、老舊小區飛線整治,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水平。加強正面典型引領,加大對不文明行為曝光懲處力度,促進文明習慣養成,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厚植文明新風。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和傳承弘揚,做好鄂南英烈紀念館和錢瑛生平事跡館、何功偉故居、向陽湖文化名人博物館布展,加大對以何功偉、錢亦石等英烈為原型的文藝精品創作支持力度。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開展富有特色的文明實踐活動,強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創建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五)堅定不移推動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將鄉村振興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臺階、鄉村全面振興見實效,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促進農業高質高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嚴守耕地、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扎實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切實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開工建設高標準農田2.5萬畝,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增長。強化農技服務,提高農業機械化生產覆蓋面,穩定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生豬產能,提高肉蛋奶產量,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持續開展“兩品一標”提升行動,推動農產品提品質、創品牌、增品種。發揮政策性農業保險災后減損作用,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
促進鄉村宜居宜業。堅持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推動共同締造示范點提檔升級,重點沿武咸快速通道打造馬橋藏香谷片區、橫溝印象林花片區、賀勝萬秀—花坪中國桂花產業帶等10個鄉村振興示范點。強化規劃引領,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深入推進美麗村灣建設。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推進農村飲水安全提標升級工程。因地制宜推進“管網+微動力污水處理站”建設。強化鄉村風貌整治提升,做好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完成沈鴻賓故居修繕、龍潭橋修復,保護好劉家橋、垅口馮、彭碑村等傳統村落以及特色村灣,努力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完成向陽湖奶牛場全域國土綜合整治和高橋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建設。
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強化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落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鞏固拓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發揮農村經濟股份合作社作用,盤活用好農村閑置資源資產,探索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有效做法,牢牢扭住土地流轉這個促進農民增收的“牛鼻子”,更大力度鼓勵發展規模經營,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不斷提高農村土地集約化、機械化耕種水平。加強扶貧項目資產后續管理,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扶貧產業,提高聯農帶農水平,用好扶貧公益性崗位,大力推行以獎代補、以工代賑,吸納貧困戶參與公益事業建設用工,拓寬脫貧人口增收渠道。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推動資源、要素、人才“上山下鄉”,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六)堅定不移推進綠色轉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讓藍天白云成為常態、綠水青山觸手可及,綠色成為咸安最動人的底色。
夯實生態本底。推動“五綠”并進,爭創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持續開展全域國土綠化,加快實施林業生態保護與修復、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穩步提升綠化層次質量和森林覆蓋率,打造國家級國土綠化示范區。持續抓好植桂添香示范點建設,擴大桂花種植面積,加強古桂群落保護修復,重點打造萬壽橋村、高賽村兩個古桂群落,不斷放大桂花優勢。推動林長制走深走實,強化森林資源管護,加強16.32萬畝公益林和47.7萬畝天然林保護,抓好森林防火、松材線蟲病防治、古樹名木保護,嚴厲打擊涉林違法行為。加強向陽湖濕地公園、大洲湖濕地公園保護修復及開發利用,完成香吾山公園品質提升。完成非煤礦山生態修復,推進桂花大窩片區廢棄礦山轉型利用項目建設,規劃建設一批生態綠道和綠色游憩空間。
深化污染防治。落實河湖長制,持續推進入河排污口整治,深入實施長江“十年禁漁”,持續抓好長江高水平保護。深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化肥、農藥持續減量增效,規范“兩湖”流域水產養殖、畜牧養殖管理。加強固體廢物和黑臭水體治理,加強涉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治理,扎實做好秸稈禁燒工作。推動鄉鎮餐廚垃圾處理站點建成并投入運行,推進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加快實施三八河支流王家寨湖至章家湖段生態修復及配套工程項目、北洪港子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調度,嚴厲打擊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推動中央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清倉見底,做好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及省環保督察工作。
推動綠色轉型。堅持念好“山水經”,打好“生態牌”,走好“特色路”,優化綠色空間和生態產品供給,推廣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等清潔能源應用,加快推進中廣核向陽湖鎮寶塔80兆瓦、華能星澤黃荊塘150兆瓦漁光互補等新能源項目建設。落實“雙碳”戰略,強化能耗“雙控”,鼓勵引導高耗能行業節能技術改造。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加快推進開發區“零碳工業園”項目,創建一批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因地制宜發展林下經濟、森林康養和林業碳匯等產業,培育壯大綠色經濟,真正把青山變金山、林地變寶地。
(七)堅定不移增進民生福祉。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大力支持辦好咸寧振寧技工學院。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加強困難群眾就業兜底幫扶,打造勞務品牌,促進農民工就業創業。加大欠薪治理力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推進全民參保計劃,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提升社保基金精細化管理水平。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完成1075套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分配,保障基本公共服務人員住房需求,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支持社會福利事業發展,完成區福利院整體搬遷工程,做好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工作,加強困難群體兜底保障。嚴格落實各項擁軍優屬政策,深化雙擁模范城創建。
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快推進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實施“城區義務教育提升計劃”,鞏固“雙減”成果,全面規范校外教育培訓行為。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擴大普惠性幼兒園覆蓋面。全力實施“區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優化教師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質量。支持咸寧高中提高辦學水平,支持青龍山高中、橫溝高中特色發展。啟動第七小學改擴建,推動官埠中學、大幕常收中學、馬橋中學教學樓等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切實抓好校園安全工作。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城鄉均衡布局,抓好醫聯體、醫院專科聯盟建設,深化市第一人民醫院與中南醫院托管合作。確保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大樓、永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養樓建成并投入使用,支持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提檔升級賀勝衛生院、橫溝、高橋中心衛生院。繼續實施“323”攻堅行動,新改擴建一批標準化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推動三孩生育配套政策落地見效。探索與武漢合作開發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模式,共享優質資源。積極發展中醫藥事業。順應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趨勢,協同推進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創新投資、建設、運營模式,新改擴建30個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推動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依托區級公立醫院建設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持續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探索建設融便民商業與公共服務功能于一體的“鄰里中心”試點,打造老百姓家門口的暖心地標。發揮區文體中心主陣地作用,支持潛山文化體育公園建設,擴大優質文化體育供給,滿足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
增強社會治理效能。保持“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科學精準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引導群眾強化自我防護,當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著力保健康、防重癥。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著力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加快數字鄉村建設,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堅持把來訪群眾當家人,把來訪問題當家事,推動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和閱批群眾來信常態化,積極化解信訪積案。堅持黨建引領、重心下移,建好用好綜治中心、人民調解中心、“紅色物業”,完善“小區圓桌會議”“村灣夜話”等議事載體,選好用好“一村一輔警”隊伍,妥善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配合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咸安。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政府治理現代化水平
新時代新征程,全區政府系統要恪守初心使命、勤勉敬業奉獻,堅持以政府有為促進市場有效,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聚力政治建設,忠實履行職責。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國之大者”,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政府工作各領域全過程,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部署要求在咸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堅持區委定方向、政府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把區委打造“四個首善之區”的戰略目標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
(二)聚力法治建設,堅持依法行政。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進聯合執法,提高執法效能,規范自由裁量權。推進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讓政府權力始終在陽光下運行。
(三)聚力能力建設,增強干事本領。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要求,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著力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堅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創造性落實,養成在吃透黨中央精神的前提下開展工作的習慣,始終以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下最大的功夫,求最好的效果。
(四)聚力作風建設,提高落實成效。牢記“三個務必”,踐行“深實嚴細久”工作標準和“五到四從四多”工作方法,敢想敢為、善作善成,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依靠頑強拼搏打開事業發展新局面。堅持清單化管理、工程化推進、項目化落實,牢固樹立“不在上游、就是下游,不爭第一、就是落后”的爭先理念和卓越意識,時刻保持“干就干得最好、做就做到極致”的拼勁和闖勁,謀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形成以落實促發展的生動局面。
(五)聚力廉政建設,堅守勤廉底線。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壓緊壓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入推進清廉咸安建設,強化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單位的審計監督,嚴厲懲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永遠吹響反腐敗斗爭的沖鋒號,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堅持節用裕民,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剛性支出,確保每一筆錢都用在經濟發展和保障民生的緊要處,用政府的緊日子換來人民群眾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星光不問趕路人、時代不負奮斗者。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凝心聚力加快打造“四個首善之區”,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咸安篇章而團結奮斗!
??
??
??
??
??
??
??
??
??
??
??
名詞解釋
??
1.“三重”“六個一”機制:重大產業、重大項目、重大事項實行“一名區領導、一個牽頭部門、一個工作專班、一套協調機制、一筆專項經費、一定五年”抓落實。
2.“兩品一標”: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
3.鄉村旅游“萬千百”工程:改造建設10000間鄉村旅游客房,做好1000桌農家飯,研發100道適合各方游客的咸寧特色菜。
4.企業開辦“1050”標準:“1”即一事聯辦,“05”即0.5天辦結,“0”即零費用。
5.個體登記“110”模式:政務導辦一口說清,資料齊全一次辦結,零費用。
6.“三區三線”:“三區”即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三種類型的國土空間;“三線”即城鎮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
7.食品安全“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
8.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屬地管理責任、企業主體責任。
9.“一下三民”實踐活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
10.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
11.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四張清單”:不予處罰事項清單、從輕處罰事項清單、減輕處罰事項清單、不予實施強制措施清單。
12.武漢“965”產業布局:即9大支柱產業:“光芯屏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制造和服務、大健康和生物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建造、商貿物流、現代金融、綠色環保、文化旅游;6大新興產業:網絡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數字創意、氫能;5大未來產業包括:電磁能、量子科技、超級計算、腦科學和類腦科學、深地深海深空。
13.“五綠并進”:愛綠、護綠、增綠、活綠、富綠。
14.“三留守”: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
15.“323”攻堅行動:聚焦防治心腦血管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病3類重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2種基礎疾病,出生缺陷、兒童青少年近視、精神衛生3類突出公共衛生問題,全力實施攻堅行動。
16.“三個務必”: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
17.“五到四從四多”工作法:“五到”即心想到、腳走到、眼看到、手抓到、要求做到;“四從”即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從一點一滴的日常具體事情做起;“四多”即多走一公里、多問幾個為什么、多干一份活、多說一句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