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的格式和內容要求編制。全文包括總體情況、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六個方面。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電子版可在咸安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huilaiglobal.com)首頁“政府信息公開”主欄目下“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專欄中下載。如有疑問,請與咸寧市咸安區衛生健康局辦公室聯系(地址:咸安區金桂路36號,郵政編碼:437000,聯系電話:0715-8322978,郵箱:[email protected])
一、總體情況
(一)單位信息
根據《三定方案》,區衛生健康局加掛咸安區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主要承擔13方面的工作職責:一是貫徹落實國民健康政策,統籌規劃全區衛生健康資源配置,編制區域衛生健康規劃并組織實施。協調推進健康咸安建設。二是協調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組織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三是制定并組織落實全區疾病預防控制規劃,負責衛生應急工作。四是組織擬訂并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負責推進全區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醫養結合工作。五是貫徹落實國家藥物政策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六是負責職責范圍內的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學校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等公共衛生的監督管理。七是監督實施全區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業管理辦法。八是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九是指導全區衛生健康工作,指導基層醫療衛生、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十是負責區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承擔區委、區政府重要會議與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十一是制定實施全區中醫藥發展規劃,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推動全區中醫藥標準化和現代化。十二是履行本行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十三是歸口管理區計劃生育協會。
根據《咸安區衛生健康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核定行政編制21名,設局長1名,副局長3名;內設機構正職9名,局長涂平。
辦公地點設在咸安區金桂路36號,工作日辦公時間為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夏時制為15:00-18:00),對外公示辦公電話:0715-8322978。
(二)組織領導
成立咸安區衛健局政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管領導和日常工作專班,落實工作經費,出臺工作要點,開展具體工作。
(三)平臺建設
區衛健局主要通過咸安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市衛健委自建網站等發布本部門政務公開工作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開
????1.主動公開衛健行業信息。在政府網站上主動公開咸安區醫療機構信息、衛健系統行政審批和執法信息、人事招聘等信息6篇,全面行政許可實施2754件,行政警告58件,罰款15件,罰沒金額11.50萬元,行政強制0件;利用各類媒體報刊,圍繞黨紀學習教育、數智化病理服務、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創文固衛、疾病防治、生育服務、醫養結合等重點題材開展主題宣傳,累計在中央級媒體發稿2篇,省級媒體發稿39,市級媒體發稿374,區級媒體發稿58。
2.嚴格落實“首個議題”制度。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了11次集中學習和4次交流研討。加強黨紀學習教育。舉辦了三期全系統黨紀學習教育會議,開展學習違紀違法干部懺悔錄、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多種形式警示教育43場次,參加人員618人次。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管理各類平臺賬號,分析研判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險點2次,正面化解網絡輿情6起。加強正面宣傳,在各級媒體發稿379篇。
3.全面強化各級組織建設。制定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責任清單,每月動態更新局黨組成員“三張責任清單”。堅持和深化支部主題黨日,嚴格落實黨員干部下基層“雙報到、雙報告”制度,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1余次。發展預備黨員18名,按期轉正黨員29名。全面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領導。全面落實《2024年湖北省公立醫院黨建工作責任清單》。建立醫院黨建指導委員會,全面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臨床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比例達到了100%。
4.深入開展群腐集中整治。制發《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醫藥采購使用、醫院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咸安區衛健系統“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制度實施辦法》等7項制度。成立7個工作專班,深入開展醫藥使用、藥品耗材采購、醫療設備、醫院工程建設等方面突出問題檢查,共追責問責193人,各級黨組織運用第一種形態處分152人,向咸安區紀委監委移交問題線索10條。全區個人自查主動退繳不當所得917180元。
5.深入建設醫共體(醫聯體)。一是保持醫共體放射影像、心電兩大遠程診斷中心高效運行。今年共向13家醫共體成員單位提供遠程心電會診8087例,遠程影像會診7064例。二是做實專家下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23名專家每周到13家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坐診、帶教、查房,累計手術39人次,接診患者684余人次。三是做實科室援建。今年選派了市第一人民醫院3名業務骨干分別到大幕中心衛生院、桂花鎮衛生院、永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擔任業務副院長(主任),重點援建桂花鎮衛生院和大幕中心衛生院內科、永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外科。四是做實技術合作。市第一人民醫院與武大中南醫院,區中醫醫院與省中醫院、武漢中心醫院,區婦幼保健院與省婦幼保健院、華科大同濟醫學院生殖醫學中心合作關系不斷加強,累計締結專科聯盟20個。
6.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一是提升遠程醫療服務能力。2024年7月依托市第一人民醫院病理科高標準建設咸安區數智化病理診斷中心,截至目前,區病理診斷中心累計掃描病理切片18961片,向15家公立醫療機構線上反饋病理診斷報告909份。咸安區三大中心通過開展遠程會診、遠程診斷等線上服務,實現區域內輔助診斷資源的全面共享,極大減輕了患者就醫負擔,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7月23日,省政府政研室一行蒞臨咸安,對我區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對我區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給予充分肯定。11月11日,市委書記周鋒專程到市第一人民醫院調研我區數智化病理服務體系運行情況,對當前的運行成效表示滿意。二是全力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截至目前,咸安區16家公立醫療機構實現檢驗結果互認共計13544張報告單,減輕患者重復費用約859993.65元。市第一人民醫院收到患者錦旗1面。三是持續建設重點專科。在原有8個省級二級醫院臨床重點(建設)專科和25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基礎上,申報創建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心血管內科、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等3個省級二級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創建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新生兒科,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等5個市級臨床重點專科。目前已進入線上答辯環節,等待省、市衛健部門發文公布評審結果。四是不斷優化護理服務能力。聚焦群眾護理服務需求,持續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創新門診護理模式。市第一人民醫院與區中醫醫院設立了中醫適宜技術護理門診,開展溫通刮痧、中藥熏蒸等業務。區婦幼保健院在兒科門診融入兒童洗鼻、排痰等專科護理服務。提供上門護理。區中醫院定期上門為腹膜透析的患者進行專業指導,并為出院的患者提供上門換藥服務。區婦幼保健院組建專業醫療團隊定期上門為孕婦、產婦、新生兒提供專業指導。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轄區出院患者、慢性病患者、居家康復治療患者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門護理服務。五是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市第一人民醫院開展了神經內科取栓等介入技術、兒科新生兒有創無創雙水平呼吸機在臨床應用、普通外科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等30種新技術新業務。區中醫醫院、區婦幼保健院開展了三氧自體血回輸療法、腹腔鏡下小兒疝疝囊高位結扎術。
7.積極推進等級醫院創建。2024年,我局將浮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今年創建社區醫院推薦單位,目前已向市衛健委報送創建名單,相關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爭取首創首成。2024年3月,大幕鄉衛生院被核定為大幕鄉中心衛生院。2024年8月,區婦幼保健院以全市第一的成績通過了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省級審核,確定為二甲婦幼保健院。在省市衛健部門沒有將市第一人民醫院列入三級醫院創建范圍的情況下,主動而為,提前謀劃,市第一人民醫院對照《湖北省三級綜合醫院核定細則(試行)》及《湖北省三級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23年版)》進行前期準備。5月份通過醫院自評和武大中南醫院專家模擬測評,已向省市衛健委提出三級醫院創建申請。
8.全面夯實基層衛生體系。一是全力推進村衛室硬件建設。全區129個村衛生室全部達到“五室一房兩間”建設標準化;強化人才培養,不斷優化鄉村醫生隊伍結構,全區129個村衛生室實現“一室一名大學生村醫”全覆蓋;夯實保障措施,落實鄉村醫生待遇,保證鄉村醫生每月工資不低于3500元,個人社保由屬地鄉鎮衛生院統一購買;全面加強村衛生室日常管理,村衛生室每天都有村醫坐診、巡診,基層診療量大幅度提升,僅2024年1-8月,全區村衛生室門診量達到21余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5%。《央視新聞頻道》和《健康報》對我區大學生村醫作了專題報道。二是持續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創建工作。完成了汀泗、馬橋兩家衛生院“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的區級現場自評和市級自評信息上報工作,10月29日,初步通過了推薦標準的市級現場復核。全區達到國家“優質服務基層行”推薦標準共6家,創建率達到46%(國家衛健委要求創建率達到30%)。積極申報了2025年基層中醫及康復特色科室項目計劃(雙溪中心衛生院中醫科),相關資料已上報至市衛健委。三是不斷推進15分鐘生活圈醫療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緊扣群眾就醫需求,增設3個基層服務站(浮山街道盤泗洲社區衛生服務站、向陽湖鎮衛生院鳳凰衛生所、永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正街綜合門診部)。四是不斷加強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引進人才6人,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才69人。審核通過63名農村訂單定向免費本科醫學生,在大學生村醫中定向招聘5名事業編制人員。選送89人到上級進修,參加學歷教育90人,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24人,助理醫生培訓6人。提拔6名業務骨干為單位領導職務,選拔3名青年優秀人才掛職基層醫療單位副院長,23名高、中級職稱衛生專業技術人員下派鄉鎮衛生院開展幫扶活動。
9.扎實推進中醫藥傳承發展。積極申報“兩專科一中心”及中醫藥文化宣傳基地項目,爭取到省中醫藥管理局項目資金105萬。區中醫院成立了“楊偉名中醫工作室”,13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國醫堂全覆蓋,17家村衛生室完成中醫閣建設。雙溪中心衛生院榮獲湖北省“中醫藥服務示范鄉鎮衛生院”“示范國醫堂”稱號。浮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溫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榮獲“示范國醫堂”稱號。全區2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129個村衛生室中醫非藥物療法應用覆蓋率達100%和80%。243人次參加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我區13名優秀中醫藥人才成功入選湖北省時珍人才工程項目名單。咸寧麻塘風濕病醫院《鎮氏馬錢子療法》被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咸寧辛勤醫院“徐氏結石病祖傳療法”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10.持續推進“323”攻堅行動。一是加強防治體系建設。市第一人民醫院胸痛中心順利通過國家胸痛中心(基層版)認證,5家基層心腦血管防治站成功創建,咸安區成為全市首個基層心腦血管防治站實現全覆蓋的區縣。二是加強高危人群篩查。完成心腦血管高危人群篩查41.98萬人,完成率200.38%(任務數20.95萬),慢阻肺高危人群篩查7701人,完成率115.8%(任務數6650人)。區委副書記、區長李軍平接受了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站記者專訪,介紹咸安區推動“323”攻堅行動所取得的成效和經驗。
11.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一是降低家庭成本。我區認真落實《咸寧市三孩生育政策十二條配套措施》。孕期保健服務979人,減免29.37萬元,無創產前基因檢測847人,減免90.8831萬元,新生兒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222人,減免9.7236萬元,發放分娩補貼693人、入托補貼398人,補貼金額54.55萬元。二是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建成市直屬機關幼兒園托育項目、永安街道辦事處南大街社區托育服務中心,創建市級示范性托育機構16家。現有托育機構44家(省級示范性托育機構4家,市級示范性托育機構19家),可提供托位4057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6.3個,提前超額完成國家、省下達的“十四五”目標任務。組織申報了2024年省級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范項目資金500萬元。《積極爭取項目資金 助力托育服務發展》《構建生育友好環境 促進人口均衡發展》被《湖北省衛生健康委簡報》(第22、57期)刊載。三是方便群眾高效辦事。我區在全省率先實行生育登記下沉村(社區)服務和新生兒出生“一件事”聯辦,今年全區共辦理生育登記 3208人、新生兒“出生一件事”325件。
12.全力提高婦幼健康保障。2024年全區“兩癌”篩查45132人次,完成進度626.92%;5種遺傳代謝病篩查4195人,篩查率102%;聽力篩查4194人,篩查率102%;先心病篩查4134人,篩查率100.2%,超額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啟動咸安區孕產婦妊娠風險集中篩查和0-6歲兒童孤獨癥篩查活動。聯合市婦幼保健院組建了市、區兩級產科專家團隊5支,對轄區內的孕產婦進行了2次集中篩查共計274人,篩查出高危孕產婦34人,并將孕產婦實行色標(綠、黃、橙、紅、紫色)和網格化管理,確保全區母嬰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13.不斷健全老年健康服務。全年共開展老年健康講座184場次,發放老年健康宣傳品21836份,義診服務96場次7393人次。積極向省衛健委爭取了“湖北省老年癡呆防治試點”,完成雙龍社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初篩人次575人,初篩率82.6%(省級指標80%)。貫徹落實湖北省關于實施便利老年人就醫10項舉措。積極鞏固全國首批“醫養結合示范區”建設,持續深化“醫辦養”“養融醫”“醫入戶”三種醫養結合服務模式。一是精準定位,發揮“醫辦養”示范效應。全區8家條件適宜的公立醫療機構開辦了養老服務,共設置醫養床位637張,目前在住老人273人,入住率達到了42.8%。二是規范引導,提升“養融醫”服務質量。積極督導全區6家民辦醫養結合機構和12家醫養簽約機構,進一步規范醫療服務流程和服務頻次,有效解決了機構養老老年人就醫不便的問題。三是緊扣需求,擴大“醫入戶”受眾范圍。家庭醫生服務對象由65歲及以上老年人擴大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實現了居家養老老年人醫療服務全覆蓋。此外,3家街道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開展了每月兩次的居家養老上門巡診服務,為高齡、失能等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共服務1000余人。2024年,全國首批醫養結合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被選入《咸安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展播》系列欄目。
14.持續鞏固衛生城市成果。持續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大力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大清理、大掃除,共開展512余次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活動,280余次病媒生物綜合防制活動,清除臟亂死角17.65萬余處,清除垃圾堆物4.1萬余噸。賀勝橋鎮、官埠橋鎮、向陽湖鎮、汀泗橋鎮申報國家衛生鄉鎮,橫溝橋鎮、高橋鎮、雙溪橋鎮申報省級衛生鄉鎮,16個社區(村)申報省級衛生社區(村)。
?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第二十條第(一)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制發件數 | 本年廢止件數 | 現行有效件數 |
規章 | |||
行政規范性文件 | 2 | 0 | 2 |
第二十條第(五)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許可 | 2754 | ||
第二十條第(六)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處理決定數量 | ||
行政處罰 | 73 | ||
行政強制 | 0 | ||
第二十條第(八)項 | |||
信息內容 | 本年收費金額(單位:萬元) | ||
行政事業性收費 | 0 |
?
?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本列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 | 申請人情況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組織 | 總計 | |||||||
商業 企業 | 科研 機構 | 社會公益組織 | 法律服務機構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
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 | 0 | ||||||||
三、本年度辦理結果 | (一)予以公開 | 0 | |||||||
(二)部分公開(區分處理的,只計這一情形,不計其他情形) | 0 | ||||||||
(三)不予公開 | 1.屬于國家秘密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公開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穩定” | 0 | ||||||||
4.保護第三方合法權益 | 0 | ||||||||
5.屬于三類內部事務信息 | 0 | ||||||||
6.屬于四類過程性信息 | 0 | ||||||||
7.屬于行政執法案卷 | 0 | ||||||||
8.屬于行政查詢事項 | 0 | ||||||||
(四)無法提供 | 1.本機關不掌握相關政府信息 | 0 | |||||||
2.沒有現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
3.補正后申請內容仍不明確 | 0 | ||||||||
(五)不予處理 | 1.信訪舉報投訴類申請 | 0 | |||||||
2.重復申請 | 0 | ||||||||
3.要求提供公開出版物 | 0 | ||||||||
4.無正當理由大量反復申請 | 0 | ||||||||
5.要求行政機關確認或重新出具已獲取信息 | 0 | ||||||||
(六)其他處理 | 1.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不補正、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
2.申請人逾期未按收費通知要求繳納費用、行政機關不再處理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 0 | ||||||||
3.其他 | 0 | ||||||||
(七)總計 | 0 | ||||||||
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 | 0 |
?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行政復議 | 行政訴訟 | |||||||||||||
結果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未經復議直接起訴 | 復議后起訴 |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結果 維持 | 結果 糾正 | 其他 結果 | 尚未 審結 | 總計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1.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政府信息公開不及時,相關工作存在一定滯后性。二是對相關法律法規不夠熟悉。
2.改進措施。一是明確局辦公室負責整體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對政府信息公開日常工作進行自查和督辦,確保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及時性、有效性。二是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法律法規開展專業性學習,務必做到熟悉掌握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的相關要求和方法。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無
?
??????????????????????????????????咸安區衛生健康局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