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吳豐)“大家再加把勁,這回打撈完了可以好好回家休息幾天了。”12月27日晚上6:30,隨著官埠橋鎮陳柳塘最后一網水葫蘆被打撈上岸,咸安區水葫蘆打撈工作告一段落。
水葫蘆俗稱水浮蓮,學名叫鳳眼蓮,原產巴西。20世紀50年代,我國從南美引進水葫蘆作為豬飼料,廣泛放養于南方的鄉村河塘。作為世界上生長、繁殖最快的水生植物,一株水葫蘆6天內生長面積可擴展1倍,8個月內能繁衍成60萬株的群體。同時,作為外來物種,水葫蘆在我國沒有天敵,這使它更加不受限制地瘋長。現在,水葫蘆已被列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
入秋以來,氣溫居高不下,水葫蘆等水生植物進入快速生長期,水葫蘆的瘋狂生長泛濫成災,對全區河湖庫水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為消除這一威脅,咸安區委、區政府就水葫蘆打撈工作召開2次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由咸安區水利和湖泊局牽頭,在全區重點河湖庫內全面啟動秋季水葫蘆打撈工作,明確要求“四湖三河一圍垸”(即斧頭湖、西涼湖、王家寨湖、章家湖;淦河、北洪港河、官埠河;濱湖圍垸)相關鄉鎮要進一步加大對水葫蘆等水生有害生物的阻擋、隔離、打撈工作的謀劃力度,提前設計,加強協調,多方配合,做到“四化”(即打撈工程手續合法化,打撈隊伍本土化,日常監管常態化,過程管理精細化),確保有限資金發揮出最大效益。
自9月份以來,咸安區每天組織打撈隊伍5支,投入大型打撈船1艘,大型機械4臺,轉運車輛5輛,小型船只25艘,打撈人員200余人(次),征用魚塘或空地20余畝,十一節假日期間不間斷,全方位、全流域、全覆蓋展開水葫蘆等水生有害生物的打撈工作。自10月10日起,搶抓晴好天氣對斧頭湖窯咀村、雨潭村沿湖岸線加大打撈力度,增加船只3艘,拉網200余米,打撈人員20余人。截至目前,市區兩級河長先后就水葫蘆打撈工作巡河督辦3次,市區生態環境局、水利和湖泊局相關人員專題督辦水葫蘆打撈工作11次,出動無人機巡查2次,累計投入打撈資金超200萬元,已打撈水葫蘆22000余畝,超額完成計劃13000畝的69.2%,轉運水葫蘆400余噸,為提升咸安區境內重點河湖庫(特別是斧頭湖)水質、“決戰決勝”污染防治攻堅戰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