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部分??部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情況
二、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三、人員及編制情況
四、部門年度工作重點
第二部分?2025年部門預算編制情況及說明
一、預算收支安排及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二、機關運行經費安排及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三、政府采購預算安排及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四、“三公”經費預算安排及增減變化原因情況說明
五、國有資產占用及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六、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說明
七、2025年部門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第三部分?名詞解釋
第四部分?2025年部門預算表
反映本部門(含所屬二級單位)預算收支的總體情況。
一、部門收支總表
二、部門收入總表
三、部門支出總表
四、財政撥款收支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
明細詳見:咸安區政協2025預算公開表
第一部分??部門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情況
1、主要職責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政治協商是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和就決策執行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民主監督是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參政議政是對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以及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進行協商討論。通過調研報告、提案、建議案或其他形式,向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
2、機構設置
咸安區政協是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行政單位,政協機關內設正科級機構9個,分別是:政協辦公室、提案委員會、經濟人口環境資源委員會、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港澳臺僑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工作委員會、研究室。
二、部門預算單位構成:
根據區政府和區編委核定的單位機構設置情況,納入2025年部門預算編制范圍的單位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咸寧市咸安區委員會。
三、人員及編制情況:
實有人數22人,其中財政供養22人,退休28人。
核定行政編制17人,事業編制5人。
四、部門年度工作重點:
2025年,區政協機關將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作為政協履職的中心環節,制定好工作要點和協商工作計劃,高位推進“一線協商·共同締造”工作,以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和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咸安新篇章。
第二部分??2025年部門預算安排情況
一、?預算收支安排及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2025年部門預算收入安排總計714.32萬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714.32萬元,納入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0萬元。
2025年部門預算支出安排總計714.32萬元。其中:人員經費支出436.72萬元,標準公用經費支出63.59萬元,項目支出214萬元。
按功能科目分類: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14.32萬元。
按經濟科目分類: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中總支出714.32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435.14萬元(含基本工資、 津貼補貼、獎金、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職業年金繳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住房公積金、其他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63.59萬元(含辦公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公務接待費、工會經費、福利費、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交通費用、稅金及附加費用、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補助1.58萬元(含醫療補助費、生活補助、其他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
2025年部門預算支出較 2024年減少7.49萬元,減少1.04%。
其中:人員經費減少37.18萬元,原因:去年新增退休人員,部門人員減少;標準公用經費減少7.82萬元,原因:部門人員減少相應的標準公用經費減少;項目支出增加37.5萬元,原因:政協會議費項目50萬元納入年初預算,政協委員活動經費調減5萬元,政協專委會工作經費調減2.5萬元,黨的工作“兩個全覆蓋”工作經費調減5萬元。
二、機關運行經費安排及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機關運行經費主要用于機關事業單位日常運轉支出以及提供機關事業單位后勤服務發生的支出。2025年機關運行經費預算安排63.59萬元,主要包括辦公費2萬元、印刷費2萬元、郵電費1.5萬元、維修(護)費0.9萬元、會議費0.5萬元、公務車運行維護費16萬元、公務接待費1萬元、委托業務費1萬元、其他交通費用20.59萬元,工會經費6.07萬元,福利費7.59萬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4.44萬元。
與2024年相比減少7.82萬元,減少10.95%,減少原因說明:人員減少,相應地進一步縮減機關運行經費開支。
三、政府采購預算安排及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有關規定,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切實做到“應編盡編, 應采盡采”。2025年,我單位政府采購預算12.6萬元,其中貨物類采購預算12.6萬元,服務類采購預算0萬元。主要用于辦公費、印刷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比上年22.5萬元減少9.9萬元,減少44%。
四、“三公”經費預算安排及增減變化原因情況說明
(一)2025年“三公”經費預算安排17萬元。與2024年預算支出29萬元相比,減少12萬元,下降41.38%。
1、2025年公務接待經費預算1萬元,與2024年相比無變化。
2、2025年因公出國(境)費預算0萬元,與2024年相比無變化。
3、2025年公務用車購置預算0萬元,與2024年相比減少18萬元,原因是2025年無公務用車購置計劃。
4、2025年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預算16萬元,與2024年相比增加6萬元,按當年公車標準制定預算。
(二)“三公”經費減少原因說明:2025年無公務用車購置計劃。
五、國有資產占用及增減變化情況說明
本單位固定資產凈值總額為30.61萬元。其中:設備凈值23.08萬元,占固定資產凈值總額的56.03%(其中車輛凈值17.15萬元,占固定資產凈值總額的24.77%);家具、用具、裝具凈值7.53萬元,占固定資產凈值總額的24.60%。
本單位固定資產中無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100萬元以上專用設備。
六、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說明
本單位本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七、2025 年部門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組織開展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從評價情況來看,本單位設立整體績效目標的依據充分,整體績效目標與部門履職相符;預算編制合理;組織管理機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資金使用嚴格執行財務制度;預算執行、預算管理、資產管理、績效評價目標實現較為理想,達到預期目的。
1.部門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情況
績效評估結果主要用于發現工作過程中的各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做為過程控制的依據,也為之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借鑒,用于提升管理水平的依據。主要表現為:加強項目規劃、績效目標管理、完善項目分配辦法和管理辦法、加強項目管理、結果與預算安排相結合等。
2.部門績效評價結果擬應用情況
①加強績效指標值設置的合理性。一是編制績效目標前,項目申報人員應先確定項目內容和對應預算安排,同時熟悉部室下年度工作計劃,根據計劃設定切實可行的指標值;若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發現績效值存在較大偏差,及時調整并在以后年度設置績效指標值時特別關注。二是在實際編制中,如設置的績效指標與合同信息相關,需準確了解合同中重要數據,特別是以前年度簽訂的且有效期較長的合同。
②規范項目資金調劑程序和項目資金核算。年度預算批復后,原則上不予調整,根據項目實際執行情況整合調整項目資金,在保證預算項目正常開展且項目資金存在結余,其他項目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按規定程序進行預算調整。另一方面,應規范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的核算,嚴格按照相關財務管理制度執行。
第三部分?名詞解釋
1、財政撥款收入:指本級財政當年撥付的資金。
2、社保基金撥款:指用于負擔單位退休人員的資金。
3、事業收入:指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來源之外的收入。
5、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和公用支出(包括辦公費、水電費、郵電費、交通費、會議費、差旅費等)。
6、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7、“三公”經費:按照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用、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支出;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支出。
第四部分??部門預算表?(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