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氣溫回暖、濕度回升,野生蘑菇進入生長旺盛期,也是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高發時期。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有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由于毒蘑菇外形與普通蘑菇相似,難以通過肉眼識別區分,僅靠網絡和民間流傳下來的“經驗”,并不能保證不誤采有毒蘑菇。
在此,咸安區食藥安辦就預防野生蘑菇中毒提出以下安全預警提示:
一、了解危害要預防。有毒蘑菇之所以會引起中毒,是因為其中含有有毒物質(毒素),這些毒素就會通過人體的消化系統進入血液系統,進而損害人體的肝臟、腎臟、心臟等器官。食用野生菌后短時間內,會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疑似食物中毒癥狀。
二、防范風險是關鍵。請廣大消費者勿輕信民間或網傳的缺乏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鑒別方法,做到不采食、不買賣野生蘑菇。集體聚餐、舉辦宴席、餐飲服務單位、學校、工地和機關企事業食堂,要嚴把原料進貨關,禁止采購和烹調野生蘑菇,防止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故。
三、科學救治保健康。目前,對野生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發病急,死亡率高。若誤食野生毒蘑菇后出現中毒癥狀,應立即催吐,可大量飲用溫開水或者稀鹽水,然后刺激喉部進行催吐,盡快排出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同時盡快前往醫療機構救治。
如發現出售、加工可疑野生蘑菇的單位或個人,請撥打12315或12345投訴舉報電話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