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陳社會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我區農村廁所革命后續工程建設的提案已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非常感謝你們對我區“廁所革命”工作的關心、關注與支持。您倆提案中提出的寶貴意見及建議,提得非常的好,我局高度重視您倆的提案,組織廁改專班人員集中學習了提案內容并對提案中的建議和意見進行認真調查落實,具體回復如下:
一、咸安區“廁所革命”基本情況???
咸安區“廁所革命”于2018年底正式啟動,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統籌推進,同步實施,采用工程總承包(EPC)方式實施,農戶不用出一分錢,實現“五水共治”的目標。項目分二期推進,一期由區住建局、區發改局(廁建指辦)具體實施,二期由區住建局委托區綠投公司代建,區農業農村局總牽頭。政府計劃籌措資金2.7億元,截至目前,共建改農村戶廁21876座、鄉鎮及農村公廁103座,微(無)動力處理站66座(均不含橫溝橋鎮)。
二、廁改及污水處理實施模式
在處理模式上,結合農村實際和農村基礎條件,按照宜分戶則分戶、宜集中則集中的原則,主要采取四種建改模式:
一是鄉鎮集中處理模式。采用“管網收集+污水處理廠+濕地”模式,將鄉鎮建成區污水處理廠鄰近村莊農戶的生活污水就近接入鄉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后排放。
二是連片微動力集中處理模式。對農戶居住集中,地形地勢適宜,常住人口達到200人以上的農村村灣,按照適當集中原則,實施三級處理工藝,即采取農戶“一體化三格式化糞池+微動力污水處理站+人工濕地生化處理”方式,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三是連片并聯處理模式。對不能接入鄉鎮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和達不到微動力處理站建設規模的連片集中居住農戶,將5-8戶組成一個小處理單元,采用小型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集中處理,日處理量0.8m3出水標準達到一級B。
四是分散戶無害化處理模式。將居住分散的農戶的沖廁水通過“三格式化糞池+人工小濕地”方式處理,達到無害化排入溝渠農田或資源回收利用。
我區的處理模式受到國務院暗訪組和農業農村部改廁專家團的認可。
三、提案問題的回復
一是項目類型同質化嚴重,未能與農民需求有效對接。
我區“廁所革命”和鄉鎮污水治理工程,按照“因地制宜、輕重緩急、重點突破”的原則,根據村灣自然條件,因地制宜,一村一方案,分三類實施:
第一類:結合鄉村振興及美麗村灣建設,選擇全區112個行政村中39個“臨水沿路”(臨江、臨湖、臨河、臨庫;國、省主干道沿線)的重點村整體推進。
第二類:結合鄉村產業振興、鄉村特色旅游點建設、發展農家樂等項目建設,重點推進30個村廁改和污水治理;
第三類:對43個邊遠山區的村,因戶施策,因地制宜,實施農戶廁所無害化改造。
二是項目實施不夠深入,個別地方甚至出現形式主義問題。
“廁所革命”前期以項目形式推進,個別地方是施工隊與農戶直接發生關系,與鎮村兩級出現了脫節,從而導致政策宣傳與理解方面出現了偏差、技術規范執行監督不到位,群眾參與度不高、建改質量不過關等情況,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主義。
2021年我區根據上級要求開展了農村戶廁問題摸排,2022年我區又開展了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回頭看”工作,由鄉鎮組織,以村為單位,共摸排問題廁所1375個,已整改1375個,整改率100%。通過整改,群眾的參與率與滿意率有一定的提高。
四、2023年廁改情況
2023年我區計劃廁改農村戶廁131戶,目前已開工96戶,完工84戶。在推動農村廁所革命工作中,區、鄉、村三級通過多種渠道宣傳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發揮群眾主體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學引導,對于有意愿建改的農戶給予充分支持,推行農戶自愿按標準改造,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按規定獎補(省級獎補600元+區級配套400元)到戶的方式實施,帶動了更多村民從“要我改”向“我要改”轉變。
五、探索長效機制,切實提升農村廁所管護水平
(一)發揮主體作用。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農村廁所革命的重要意義,通過講清楚為什么改、怎么改、改了之后如何用好等群眾廣泛關心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農戶參與改廁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農村衛生廁所的建改質量和管護效果。完善戶廁建改申報程序,制作“明白卡”向有改廁計劃的農戶發放,進門入戶做好解釋溝通,指導群眾掃碼全程參與戶廁建改,做到施工前后“雙確認”,農戶同意才能施工,確認滿意才能驗收合格。創新協作方式,引導群眾組建社會化、專業化、職業化服務隊伍,參與廁所建改、運行、管護等各項工作。要綜合考慮農村實際和工作基礎,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保障群眾參與權和集體決策權。完善改廁訴求反饋機制,暢通群眾訴求反饋渠道,及時公開鎮村改廁負責人信息,壓縮問題回復時限,提高問題整改效率,提升群眾改廁滿意率。
(二)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堅持農村廁所改造與使用管護統籌推進,建立健全日常巡檢,設備維修和糞污清掏等管護體系,形成規范化的使用管護制度,積極探索政府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后續運行管護機制,推進政府監管,市場主體實施的長效動作模式,強化收集處理和后續服務管理,做好改廁后半篇文章。鼓勵通過購買服務或與個人、企業合作的方式,開展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咸安區制定了《農村戶廁、公廁運行管護制度》并印發至各鄉鎮,但由于政府財政困難,管護經費得不到充分保障,導致部分廁所特別是農村公廁運行不甚理想。
農村廁所革命的核心環節是廁所糞污治理,做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的基本前提和基礎性工作,要做到互促共進。目前我區共建有微(無)動力處理站67座(含高橋澄水洞村農村廁所糞污與生活污水統籌治理試點項目),除個別沒有接通水電的,其它均正常運行,一定程度上統籌處理了農村廁所糞污與生活污水,起到了互促共進的作用。
?
?
???????????????????????????????咸安區農業農村局
??????????????????????????????2023年7月21日